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发布时间:2008-11-18 浏览次数: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的产生、发展与患者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无论是作为乳腺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都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由来

许多乳腺癌是与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会刺激肿瘤的生长。一百多年前,医生发现切除卵巢后可使乳腺癌缩小,随着后来不断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减少和清除体内雌激素水平会产生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为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奠定了基础。

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主要存在于脂肪、肝脏、肌肉和乳腺组织内,乳腺肿瘤本身也可以产生雌激素,乳腺癌中存在一种称为“受体”的物质,当雌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刺激肿瘤生长繁殖。因此,如果没有雌激素,上述过程就不会发生,肿瘤细胞就会逐渐死亡。

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优势与误区

目前,对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有资料统计显示:在欧美地区乳腺癌内分泌已经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而在我国内分泌治疗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上还存在着误区,并未完全认识到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

从疗效方面讲,内分泌治疗并不比化疗的效果差。但有些人对每天服一粒药片的抗癌治疗抱有怀疑态度。其实,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只要选择适当,其有效率和缓解率与化疗是相当的。一般情况下,内分泌治疗开始后2-3个月即可以见到疗效,起效时间并不比化疗慢。而且对肿瘤的缓解时间也较长。

从药物的安全性方面看,内分泌治疗的毒副作用比化疗明显减轻,不会发生化疗那样的严重毒副作用,绝大多数病都能接受并且可长期坚持治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延长病人的寿命,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当今随着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内分泌治疗将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三、内分泌治疗适宜哪些乳腺癌患者

1、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ER(雌激素受体)阳性和/或PR(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

2、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检测为ER阳性、PR阴性的患者。

3、ER及PR均阴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不足10%,此类患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合内分泌治疗。

四、内分泌治疗方法主要哪些

1、卵巢去势:包括手术切除卵巢、用放射线照射卵巢、药物(诺雷德)抑制卵巢功能。由于药物抑制卵巢功能在停药后大部分患者的卵巢功能可得到恢复,由此近年来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2、抗雌激素类:包括三苯氧胺、法乐通、氟维司群等。三苯氧胺是目前应用最多、疗效肯定的抗雌激素药物。服用三苯氧胺还可以减少骨质疏松、降低血脂和纤维蛋白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三苯氧胺的主要副作用有脸潮红、阴道分泌物增多、阴唇搔痒、月经失调、脂肪肝等,继发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千分之二左右。三苯氧胺的临床治疗作用远远超过其副作用,患者不能因为三苯氧胺可能存在的副作用而放弃接受三苯氧胺的治疗。法乐通是三苯氧胺的诱导体,有相当于三苯氧胺的临床疗效,但其副作用相对轻微。Fasladex是纯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无三苯氧胺、法乐通所具有的弱雌激素样作用,服用后肿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会下降,因此也被称作雌激素受体下调剂,该药国内尚未上市。

3、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它们均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高效、低毒、高选择性。2000年以后已取代三苯氧胺作为绝经后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药物。2001年12月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国际乳腺癌会议上,报道了瑞宁得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其疗效优于三苯氧胺。

对于术后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ER和/或PR阳性,无论患者的月经状况,均应服用三苯氧胺,治疗时间为5年,5年的疗效明显好于2年。如果是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ER和/或PR阳性,腋淋巴结有癌转移,手术后单用诺雷德治疗也可获得化疗同样的疗效。

对复发和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和选择化疗相比,前者毒副反应较轻、较少,患者可长期接受治疗,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失效后,患者仍有可能对另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效,且治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如果选择合适的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并不比化疗差。因此,只要患者的病情适合内分泌治疗,就应首先考虑选择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