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医院文化> 健康课堂> 正文

【杏林仁术】一次手术拆除颅内两个“炸弹”,神经外科医生是如何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5-08-21 浏览次数:

“没想到一次手术就把脑膜瘤和动脉瘤这两个‘炸弹’都解决了,现在我手脚活动自如,太感谢医生了!”55岁的佟先生欣喜地感叹。

两个月前,佟先生开始出现头晕、动作迟缓的症状,但他并未放在心上,觉得可能只是劳累所致。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

近日,家人发现他的情况越来越不对劲,赶紧将他送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就诊。

CT检查结果让大家心头一紧,佟先生右侧额叶存在一个直径44mm的巨大脑膜瘤,这个瘤体已经压迫到了脑组织,还导致瘤体周围出现了严重水肿。更让人担忧的是,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提示,这个脑膜瘤血供丰富,而且在同侧大脑中动脉竟然还存在一个动脉瘤,这就好比在一个“炸弹”旁边又埋下了一个“炸弹”,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2CA9C

术前CT及核磁

情况紧急,佟先生很快被转入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团队详细分析患者病情,考虑手术面临着诸多风险:

●佟先生的脑膜瘤位置特殊,血供丰富,瘤体又较大,已经压迫到了大脑中动脉及侧裂静脉。

●该部位进行手术时,若出血多,会影响术野清晰度,术中易损伤大脑中动脉及侧裂静脉,造成严重后果。

●该患者动脉瘤紧贴脑膜瘤,术中牵拉肿瘤等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直接危及生命。

面对这样的情况,团队陷入了沉思。如果选择分期手术,佟先生将面临二次开颅的风险;若强行同期切除,术中大出血可能出现致命危险。经过严谨的术前讨论,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双管齐下”策略,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下简称DSA)下脑膜瘤供血动脉栓塞,精准阻断肿瘤“输血管”,然后再行脑膜瘤切除并同期夹闭动脉瘤。

196A0

术前DSA造影证实脑膜瘤血供丰富

与颅内动脉瘤关系密切

得益于术前栓塞取得了显著效果,手术过程中出血极少,手术视野清晰,医生们成功为佟先生完成“脑膜瘤切除+动脉瘤夹闭”联合手术。术后,佟先生神志清醒、四肢活动自如,恢复情况良好。

术后复查头部CT

神经外科主任李创忠表示,“该患者动脉瘤紧贴脑膜瘤,同期处理难度较大。所以我们采用‘先断供血、再精准拆弹’的策略:术前栓塞使肿瘤‘失活’,减少切除时的出血,在保证术野清晰的情况下,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及血管,最大程度降低动脉瘤破裂风险。同期处理动脉瘤,不仅解除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治疗费用,更破解了丰富血运肿瘤合并动脉瘤的治疗难题。”

科普时间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实体肿瘤,约90%是良性。非功能区瘤体较大时才会出现症状,大多表现为头痛、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还有可能出现嗅觉、听觉、视力等方面的改变。严重的情况下,瘤体可能会挤压大脑,从而引发生命危险。目前,脑膜瘤的根本治疗方式是开颅手术切除。

脑动脉瘤是脑血管壁的一种病变,就像自行车胎局部薄弱处鼓包一样。未破裂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压迫神经,就会出现相应症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有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应立即就医。

栓塞动脉瘤供血动脉

专家介绍

李创忠教授,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及规、专培医师带教老师,曾荣立军队二等功、三等功。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全国老年疾病及残疾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健康老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脑外伤、脑出血、脑脊髓肿瘤、脑积水、颅骨缺损、先天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脑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栓塞及开颅手术、烟雾病直/间接搭桥、颈/椎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开刀及介入手术。

科室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是辽宁省神经外科急危重症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拥有优秀的医护团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开展神经外科各种手术,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脑外伤、脑脊髓肿瘤、脑积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及颅内血管狭窄等)、颅内动脉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